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

[美] 伯顿 G.马尔基尔(Burton G.Malkiel)
谨以此书献给南希 前言 自从《漫步华尔街》第1版问世,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余年。初版的主要观点很简单:倘若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而不是勉为其难地买卖个股或主动管理型基金,那么他们的财务境遇就会好得多。那时我就大胆提出,买入并持有股市某个大型平均指数的所有成分股,投资业绩很可能会超过专业人士管理的基金,因为那些基金向投资者收取高昂的费用,在交易操作中支付大量的交易成本,从而使投资者的回报大打折扣。 40多年后的今天,我更加坚信先前的观点,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有一个六位数的投资回报支持我的看法。不过在此,先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我为何更加坚信初版的观点。假设在1969年年初,某位投资者将1万美元投在一只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基金上,并且此后将所有的股利再投资于这只指数基金,那么到2014年6月,这一投资组合的价值就会达到736196美元。与此同时,另一位投资者用1万美元购买投资业绩中等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份额,那么这笔投资只会增值到501470美元。两位投资者的回报差别极大。截至2014年6月1日,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要多赚234726美元,这笔差额比购买主动管理型基金份额的投资者的资产总值高出近50%。 那么,为何还要出版本书的第11版呢?如果说基本观点未变,又有什么变了呢?回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众可以使用的金融工具方面一直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本旨在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全面指导的投资理财书,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涵盖人们可以利用的所有投资产品。再者,本书以每一位对投资感兴趣的人都能理解的普通文本形式,对学术界和市场专业人士提供的大量新资讯进行了评判性分析,可以使投资者获益良多。关于股市的观点和主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拥有一本澄清是非、揭示真相的书可谓不二选择。 40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于接受物质环境中迅速发生的技术变化。电子邮件、互联网、智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