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据会说谎

[加拿大] 彼得·施莱弗斯(Peter Schryvers)
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计算得清楚,也并非所有计算得清楚的东西都重要。 ——威廉·布鲁斯·卡梅伦(William Bruce Cameron) 前言 人是万物的度量者。 ——赫伯特·阿瑟·克莱因(Herbert Arthur Klein) 在这个星球上,有一个物种几乎主宰了它所接触的每一个生态系统。从干旱的沙漠到茂密的雨林,从高山到低谷,它无处不在,无处不被它征服,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找不到它。它学会了种植和收获植物,驯化其他动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创造错综复杂、用途明确的建筑和栖息地,建立分工协作、阶级分明的复杂社会,甚至还会发动战争,奴役同类。 毫无疑问,我说的是蚂蚁。 如果说蚂蚁仅仅是一个成功的物种,那就太轻描淡写了。它们不仅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和气候中繁殖,而且数量庞大。几乎在任何生态系统中,如果你清点所有现存的动物,你都会发现,数量最多的很可能是蚂蚁。在某些环境中,蚂蚁不仅是数量最多的动物,而且总体重也超过了其他动物。 蚂蚁的成功可以归于它们与其他大多数昆虫的不同之处:蚂蚁是社会性的昆虫,它们一起工作。通过精细的分工以及复杂的沟通和适应方法,蚂蚁找到了一种与其他几个物种类似的合作方式,人类便是这寥寥可数的几个物种之一。 蚂蚁之所以能很好地合作,是因为它们会交流。蚂蚁使用错综复杂的信号网络来识别食物来源和潜在的敌人,提供日常维护并照顾蚁群,以及完成其他一系列任务。然后,这些信号被用来为上述任务分配相应的资源,进而确保蚁群的存续。没有任何一只蚂蚁能理解它们所处的系统,连蚁后也不能,它们只是盲目地遵循接收到的信号。然而,这种互动是有目的、有策略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悖论:虽然单只蚂蚁很愚蠢,但蚁群很聪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蚂蚁如何处理一项简单的任务——寻找食物——来了解这个系统。 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学名叫Onycho myrmex的行军蚁,专门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