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花开的雨夜

[美] 戴维·伽特森
“……你我的遭遇之所以不致如此悲惨,一半也得力于那些不求闻达、忠诚地度过一生,然后安息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的人。” ——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 作者注 2011年,华盛顿州斯卡吉特县一个家庭领养的女孩死于失温。两年后,她的养父母因为此事接受了法庭的审判。 被这个家庭领养的女孩来自埃塞俄比亚。她的养父母非常非常虔诚,对于抚养孩子有自己坚持的主张。 我参加了那场审判,并在美国和埃塞俄比亚做了调研和采访,不过,在此明确一点:本书是虚构的。书中当然有跟真实事件相似的情形,但只是相似而已,并非事实本身。 序 我的父亲是一名刑事律师。在他的办公室里,四面墙都是文件柜,里面堆满了案宗。几年前,那些案宗被移到箱子里,那些箱子又被堆进了我写小说的房间,从地板一直摞到天花板。这些案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上面标有日期和客户的姓氏,仿佛在窗户旁边筑了一座堡垒。于是,窗外的光线得从这堡垒中间的空隙穿过,才能照在我的稿纸上。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不带靠垫的温莎椅上。我家的窗户是嵌入式的,窗外,树叶被风吹得翻转过来,我翻开一本卷宗来看。上面的名字是“威尔顿,特蕾莎”,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封信,落款日期是1955年11月6日,是一位叫詹姆斯·洛弗尔夫人的女士写的,收件人是位于华盛顿斯特莱库姆镇的西部州立医院负责人,事关她的妹妹特蕾莎·威尔顿,那年早些时候,特蕾莎曾因精神疾病在西部州立医院救治,后来回了家。洛弗尔夫人在信中介绍了背景情况:特蕾莎有四个孩子;这些年,特蕾莎曾经多次离开她的丈夫弗兰克;两年前,特蕾莎曾经试图自杀;特蕾莎曾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特蕾莎家里现在有两个儿子,7岁的西恩和9岁的马库斯,但她没有能力照顾他们。洛弗尔夫人在信中写道,特蕾莎此刻正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并且坚信丈夫弗兰克想要害死自己和孩子们,甚至连他们的另一个儿子、当时正在韩国服役的肯尼斯也不准备放过。 第二天,我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