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思想史

[英] 乔纳森·伊斯雷尔(Jonathan Israel)
致谢 一个人撰写任何学术作品,都会欠下相当多人情。我要特别感谢与我就本书主题进行过热烈讨论的彼得·坎贝尔、奥雷利安·克莱优图、大卫·贝尔、杰里米·波普金、乌齐·埃尔亚达、哈维·齐伊克、史蒂文·卢克斯、纳蒂亚·乌尔比纳提、大卫·贝茨、帕斯奎尔·帕斯奎诺、比尔·多伊尔、海伦娜·罗森布拉特、比尔·休厄尔和基思·迈克尔·贝克。感谢玛利亚·图雅、特丽·布拉姆利和萨拉·里奇在参考文献方面一如既往地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是她们为我搜集了18世纪的文献,并协助我获取插图,校对细节。在最后阶段,我还得到了本书编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凯西·斯洛文斯基的鼎力相助。此外,我还要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的图书管理员以及研究院本身从各方各面给予我的支持,致以特别的谢意: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对历史研究和探讨进行反思的最佳场所,也是最大限度发挥思考与写作潜能的理想空间。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安妮特·蒙特,她在编排、校对和最终完成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同时毫无怨言地忍受近年来我在大革命及其特性问题上的喋喋不休。我特别荣幸,在此感谢她;她为我付出甚巨,多至无以言表。 前言 1792年11月18日,100多名身处巴黎的英国人、美国人和爱尔兰人齐聚怀特酒店(又名“英国人俱乐部”),欢庆法国大革命所取得的成就。在英国,主流舆论受伦敦政府和大部分神职人员的煽动,始终对大革命极度仇视,但很多来自不列颠、美国和爱尔兰的知识分子与文化精英依然对大革命的成就怀有巨大的热情,并对其公开表示支持。尽管后来知名的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来到怀特酒店的时间稍晚一些;另一位18世纪90年代新革命思想的热情拥趸柯勒律治缺席了聚会,与会者中依旧不乏俊杰。托马斯·潘恩,《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1791)的作者;美国激进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