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的鬼

蒲慕州
插图 图片: 曾侯乙彩棺上的神怪图像(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战国早期的礼乐文明》,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图片: 辛追墓黑地彩绘棺上的神怪图像(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图片: 辛追墓黑地彩绘棺上的“怪神鼓瑟”线描图(湖南省博物馆编《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华书局,2017年,第110页) 图片: 方相氏画像砖(《中国画像砖全集·河南汉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9页,图五七局部) 图片: 方相氏画像砖(《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汉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图一八七) 图片: 《钟馗嫁妹图卷》中鬼的形象(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陕西户县朱家堡东汉墓出土朱书陶瓶符箓摹本(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第一册,线装书局,2006年,第110页) 图片: 陕西咸阳东汉墓出土宋氏朱书陶瓶文字摹本(刘卫鹏:《陕西咸阳毕塬路东汉墓出土宋氏朱书陶瓶》,载《文物》2019年第3期) 序言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与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习惯以严肃智性审视周围事物的人生活多年之后,我反而开始写一些关于鬼的、与死亡相关的,以及一些常常无法用理性和逻辑解释的无形之物的话题。任何人如果愿意花费漫长的时间去描述任何一个文化中鬼的历史,都得有很好的理由,更不用说尝试建立对于古今人类社会中的鬼的通盘理解。至少,鬼的观念现在仍然是活生生的,甚至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还在蓬勃发展。而与鬼观念相关的文化隐喻则可能更加普遍。因此,我们几乎不能期望人们能就鬼的观念在古代或现代人类社会的影响上达成任何共识。然而,鬼似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很少有社会能够说真的没有发展出某些关于鬼或是关于人死后依然存在的想法。为了对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能有全面的认识,调查他们不仅对生者,还有对死者的看法应该是合乎逻辑的。 当然,至于一个人是否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