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

唐隐
图片 序章  我预感到,这将是一件具有特殊价值的咨询案例,有必要从一开始就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和研究。 咨询对象是一个中国人。 我的意思是:他并不是我经常打交道的那类在美国文化环境下长大的ABC,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但是,当他第一次走进我的咨询室,在开始交谈的最初几分钟里,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的外表、举止、风度,尤其是他所说的英语,都堪称西方教养下的典范,而他接下来的自我介绍,更令我对他产生了超出一般来访者的特殊兴趣。 他毫不讳言地说,自己在就诊表格上填写的姓名和职业都是假的,他不希望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除了来自中国上海这一点。 我表示理解,许多来访者都会有所顾虑,不过为了提升治疗效率,我还是建议他对我尽量开诚布公,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保护好来访者的隐私是我的职责所在,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他点点头,但立即引开了话题:“我还是先谈谈我遇到的问题吧。” 我洗耳恭听。 他说:“我好像是有了语言障碍症。” 第一次出现问题是在半年前,他正在酒店里准备一次重要的会议演讲。突然,他发现自己看不懂电脑屏幕上的演讲稿了,这篇稿件是他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的,几乎能够倒背如流。可是就在那个可怕的时刻,满屏字母对他失去了意义,他就像在看一种自己从不认识的语言。 他本能地翻看其他文件,还有电脑网页上的内容。都一样,没有一个字认得出来。他又打开电视,主持人抑扬顿挫的播讲也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噪音。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几分钟,但他感觉仿佛有一个世纪般漫长。 “很绝望。”他说,“当时我真的以为,我完了。” 更可怕的是,自那以后这种情况又发生过好几次,尽管最长不超过一小时,却也足够令他困扰。 我思考了一下,说:“你所说的这种语言,是英语。” “当然。” “英语是你的母语吗?” “不是,我的母语是中文。” “这种现象是仅仅发生在英语上,还是中文也有?” “仅仅是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