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还有救吗

[英] 迪安·博内特
致所有购买我第一本书的读者, 这全都怪你们! 简介 一位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快乐,快乐,这是我所拥有的最高天赋。”应该是亚里士多德吧?我想。又或者是尼采?听上去像是他会说的话。无所谓,反正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快乐非常重要。 然而,是什么令人快乐呢?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因为不同的事情而感到快乐呢?快乐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我之所以对此感兴趣,是因为我计划要写第二本书了,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被我问到的每个人都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但最终都会加上一句:“就写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啊!”作为一个非常较真的科学思维派,我试着去查阅了一下:是什么“真正”让我们快乐?可我只找到了连篇累牍的管理学流行语和技巧、鸡汤哲学、自助手册以及人生导师等,尽是些程度不同的含糊其词。而且他们所有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掌握了快乐的秘密,无论对谁都适用。我倒不是特别介意,可他们的这些“秘密”都互相矛盾,说明其中有不少或许是在胡扯。 我举几个例子,这是英国声名狼藉的《每日邮报》(Daily Mail)上的一些真实头条:“忘了钞票吧—性爱和睡眠才是快乐的关键”“快乐的关键?从年薪5万英镑开始”“为什么快乐的秘诀是有37件可穿的衣服”“像对宝宝那样呵护自己是快乐的关键吗?”“55岁以上人士的快乐之本?买个新宠物,然后每月来趟在小酒馆吃午餐的一日游”“快乐的关键?到街上派发蛋糕吧”,诸如此类。至于怎么看就要靠读者自己的判断力了。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神经科学博士、科普作者以及大脑相关新闻的主流评论意见领袖,更让我恼火的是,这里有许多所谓的“秘诀”都涉及我的学科领域,或者说常常貌似言之凿凿、实则暧昧不明地提到某些与脑功能相关的方面,例如“多巴胺”或“催产素”或“情绪中枢”,来佐证自己的说辞。如果你是神经科学领域经验丰富的同道中人,那你很容易就会看出有些人只是在借用该领域中的术语,好让自己的话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