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

[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序言 首先是孤独。像求生的本能,像被禁锢的快感,像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是一位执意孤独的作家。这种孤独在今天像一个召唤,一种自我升华。 从小,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就知道自己不是母亲所期望的: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束缚在上个世纪初俄国资产阶级的种种社会规范里,要被调教成贤妻良母,上流社会的女子。不,她是野性的、暴烈的,睁大眼睛看着世界,被一个梦的宇宙所占据。少女时代,她的白日梦越发幽深:她发现了文学。她不是阅读,而是在吞食。或许在那个时候,她发誓要成为作家。文字的世界将彻底成为她的世界,学到的文字、潜移默化的文字还有放在自我和世界之间的文字,如同壁垒的文字。 母亲讨厌她痴迷于阅读——“意淫”的堕落的乐趣,这并非出于偶然。母亲早已明白小女孩已经超出了她的掌控,或者说几乎如此。 革命的喧嚣、背井离乡、躲在莫斯科的一间公寓里、闭门索居、把自己孤立在阅读中、在一个不愿意明白世界在改变的家庭里,这一切让这个刁蛮少女的个性变得越发孤僻、越发决绝。 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米洛夫斯基的风格就是攫住读者,让他困惑,让他置身危境,一边思忖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捕获,到底哪里才是极限。 她的文风所流露的现代性,尤其是通过纠缠在她所有作品中萦绕不去的主题所维系的,那就是模糊性。情境的模糊,人物的模糊,存在的模糊。内米洛夫斯基是懂得如何把灵魂的撕扯和自我的分裂描绘出来的二十世纪作家。我们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的存在历程就是试图把分裂的自我整合起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写作试图辟出一条认清自我、平息痛苦的道路。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写作:母亲和犹太人。她并不是从母亲或犹太人的中心出发去写作。不是,而是像一个探索深知其为危险领地的猎人,她尽量去靠近却不开一枪。她带着内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