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之死

唐元鹏
自序 这本小书的缘起,来自我对晚明历史的特殊爱好。年轻时每读到甲申之变时,都不免感叹——朝代兴亡,尽是生灵涂炭,总让人有说不出的心痛。我想知道,历史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在晚明历史的传统叙事中,有两位名将是绕不开的——熊廷弼、袁崇焕。他们苦苦支撑了辽东防线最后的光景,却都没能成功抵御敌军,被朝廷判死刑。熊廷弼传首九边,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下场极为惨烈。 熊、袁二人,都身具名将光环。可能我是个很拧巴的人,对于大家都这么认为的史实,偏要再仔细调查清楚,看看历史是否的确如此。这便是写这本小书的初衷。 结果,翻阅史料,不见熊廷弼亲自部署指挥过一场战斗、战役,真正的指挥者都是他手下的总兵、副将、参将……熊廷弼本人所做的,不过是拟定攻守大战略,催粮催饷,为军事将领们补充兵员装备。闹了半天,原来所谓“名将”就是个“后勤大总管”! 另外,熊廷弼的死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历史事件。他到底因何而死?为什么在万历年间顺风顺水的熊廷弼,到了天启年间竟然会处处遭受掣肘,在近乎被架空的情况下,仍然要对一场巨大的失败负责,最后走上了断头台? 至于熊廷弼到底是死于阉党还是死于东林党之手,一直争议颇多。但经过深入查阅史料,我发现可能大家都想多了,熊廷弼的死既不是因为阉党构陷,也不是因为东林党抛弃,而是另有“主谋”。 一路的探索,还让我关注到许多过去很好奇,却始终不甚了了的问题:明军战斗力到底如何,能否与后金八旗军在战场上一较高下?熊廷弼如果不死,能否稳定辽东局势,避免清兵入关?大明朝有没有可能在保持辽东防线的情况下,避免随后发生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在尽力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又意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大明朝的囚徒困境。在君臣之间形成的囚徒困境,大大破坏了这个国家的组织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君臣斗法、派系斗争中,明朝始终无法进入能挽救国家于生死关头的军事动员体制,从而走向了躲不开的崇祯朝死局。 总之,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