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
[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____
Daniel J. Boorstin 献给
芝加哥大学
“光辉、自由、求学之地” “我担心钱。你还记得阿尼西木在结婚以前,就是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里,给我一些新的一卢布和半卢布的银币吗?当时我把一部分钱收在一个包里藏起来,另外的钱我拿来掺混在自己的钱里了……我呢,现在也就是这样分不清我的钱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在我眼里,它们好像全是假的……我在火车站买票,付了三卢布,心想别是假钱吧。我害怕。我一定是病了。”
——安东·契诃夫,《在峡谷里》 二十五周年版前言
四分之一世纪前,这本书初次面世。当时,电视还是新鲜玩意,公共关系还没完全成为美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当时,“形象”一词还不是陈词滥调。这本书是我本人的一次探索,考察美国人眼中的现实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新版本保留了旧版所用的例子,这样一来,读者就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摸索感,或许也能意识到眼下流行趋势背后的历史渊源。同时,读者还可以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例子的乐趣。
这本书很是享受了一番出人意料的名气。刚出版时,它不是畅销书,但也总是热度不减,经常在大学里被引用或被布置成作业。它被译入主要的西欧语言,日语版则已印了三十次。
本书在美国国外所受到的热情追捧远甚于国内,可能这也算不上什么意外。因为我们美国人对任何暗示我们为进步付出了代价的言论都十分敏感。1962年本书初印时,我刚好在国外讲课。《时代》周刊在评论《幻象》一书时称,作者赶着在这部诋毁美国的作品出版前逃到国外,这一点也不奇怪。
另一些人对生活的真相则不那么过敏。许多人接纳了这本书所创造的词汇,把它们当作关于民主的新修辞。我在本书中引入的概念“伪事件”被我们的词典(以及《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知名度”一词也受到同样待遇,这些词在西欧本地语言中也有了对应说法。名人即是“因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