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思考的艺术

[英] 约翰· 凯
本书图表导览 图1.1 中美洲——直接穿越与迂回穿越 图1.2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 图1.3 巴黎圣母院 图6.1 《野兔》,阿尔布雷特·丢勒(英国买家) 图6.2 《公鸡》,巴勃罗·毕加索(私人收藏/詹姆斯·古德曼画廊,纽约,美国/布里奇曼) 图6.3 狗狗跑的里程共计多长?——直接与迂回的解法 图7.1 我们面对的问题 图8.1 评估人类发展 图9.1 救护车响应 图11.1 一鸟在手? 图11.2 沃森实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图片来源:鲍勃·巴尔卡尼、胡安·席尔瓦、DAJ、Image Source) 图12.1 不同地图对应不同需求 图13.1 直接决策与迂回决策 前言 有十多年的时间,我经营着自己创办的经济咨询公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大型企业客户销售模型。突然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如果这些模型有用,为什么我们不建立相似的模型来改善自己的决策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客户其实也没有利用模型来进行决策,只是要用这些模型对内对外证实已有决策的合理性。 这种做法我现在称为“富兰克林开局法”,这个说法取自博学多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说过:“要成为理性的人是再方便不过的事情,因为只要是想做的事情,都能找到理由。”富兰克林关于事后之见理性化的观点很重要,不仅因为他的智慧广为人知,还因为第10章会谈论到的,他被视作“科学决策”的奠基人。 当然,我们私下认为客户很愚蠢,所以才没有用我们的模型。但是我们自己也没有用,却没有觉得自己愚蠢。有几次电子表格分析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和企业融资相关的问题,但仅此而已。 和很多经济学家一样,那时候我们认为如果模型无法描述世界,那么问题在于世界而非模型。不过,也不只是经济学家会有这种错误的想法。政治家、投资者、银行家、企业家总是认为,虽然他们没有用理性决策的标准模式来解决问题,但他们坚持认为应该这么做。因此,对他人、对自己,他们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