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知识的受难史

[英] 理查德·奥文登(Richard Ovenden)
献给林恩 哪里有人放火烧书,最后就会有人放火烧人。 ——海因里希·海涅,1823 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复历史。 ——乔治·桑塔亚纳,1905 图片: 纳粹在柏林焚书,1933年5月10日 导言 1933年5月10日,柏林的第一要道,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燃起了一堆篝火。篝火的位置极富象征意义,能引发许多共鸣:对面是大学,旁边是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St Hedwig’s Cathedral)、柏林国家歌剧院(Berlin State Opera House)、皇宫和由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设计的美丽的战争纪念碑。在欢呼雀跃的人群的注视下,约4万名学生举着马格努斯·希施费尔德(Magnus Hirschfeld)的半身像,隆重地走向篝火堆。希施费尔德是个犹太学者,创办了突破性的性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Sexual Sciences)。他们高呼着“Feuersprüche”,即一系列放火的咒语,将半身像扔到了数千册书上,其中既有性学研究所图书馆的书,又有他们从各处书店和图书馆抢来的犹太人和其他“非德国”作家(尤其是同性恋者和共产主义者)写的书。 一排排穿纳粹制服的年轻人站在篝火周围,行着纳粹礼,高呼“希特勒万岁”。学生们渴望讨好新政府,而这次焚书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具有宣传目的的表演。希特勒的新任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在柏林发表了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这次讲话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报道: 拒绝堕落和道德败坏!拥抱家国的体面和美德!……未来的德国人将不仅是读书人,而且是有品格的人。这就是我们教育你们的目的……将过去的邪恶精神付之一炬,你们做得很好。这是一项有力的、伟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成就。 当晚,类似的场面出现在了全国其他的90个地方。尽管德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