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经典入门

[美] 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译者序 是不是只有逻辑学家才会进行逻辑思考?非也!对于任何能够思考的个体而言,往往无意识状态下的一个判断,就已经成就了一次有效的逻辑思维活动。比如,当你看到文森特·梵高的名画《翠鸟》,你会想到什么?恐怕即使之前不太熟悉翠鸟,看到它的长嘴和它的生活环境(水边),有些人也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它擅长捕鱼! 翠鸟 文森特·梵高油画 图片 从一幅图得到一个想法的思维过程,就是地地道道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也叫推理过程。那么,这个推理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如何进行的呢? 如果我们把推理过程补齐,那它包括以下两个子推理: (1)这只翠鸟的鸟喙细长而锋利; 喙细长而锋利的鸟都擅长捕猎活食; 这只翠鸟擅长捕猎活食。 (2)这只翠鸟擅长捕猎活食; 它生活在浅水边; 浅水活食主要为鱼; 这只翠鸟擅长捕鱼。 (1)为推理的第一个子过程。翠鸟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特征,那就是它的喙细长而锋利,欣赏这幅画作的人都不会错过这个细节。结合关于鸟喙形状的常识,即“喙细长而锋利的鸟都擅长捕猎活食”,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它猎食习性的结论——它擅长捕猎活食。然后,以这个结论作为前提做第二个子推理(2)。结合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这只翠鸟落在芦苇枝上观察猎物,此为浅水边,辅以“浅水活食主要为鱼”这一常识,最终可以得出这只翠鸟更具体的猎食习性——它擅长捕鱼。这两个子过程便属于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所有喙细而长的鸟都擅长捕猎活食)推导出特殊(这只喙细长而锋利的翠鸟也擅长捕猎活食),这就是著名的“三段论”推理(第16~17章)。 在北京动物园鸣禽馆旁边就经常有翠鸟出没,那里总是有很多观鸟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严阵以待。根据他们的观察,翠鸟无论大小雌雄,喙都长得像一把鱼叉,又细又尖。在那里,每天都会上演捕鱼大戏。因此,观鸟者基于对不同翠鸟个体的观察,认为翠鸟都擅长捕鱼!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经常会做的另一种推理——归纳推理(第11~14章)。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