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九件新装

方刚 著 陈希 绘
序言 在“新装”里找寻成长的通路 冷玉斌 (全国优秀教师,“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专家) 众所周知,多年来,方刚先生致力于性教育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土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其主张为,教育者应该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性与性别的知识和观念给受教育者,他们有获得与自身有关的信息的权利,只有在拥有充分资讯的情况下,受教育者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赋权”。 跳出性教育范畴,以上主张也是好的教育主张。真正的教育总是指向成长,“赋权”,也就是赋予孩子权利,给孩子增能。“增能”,自然就是成长了。由此,对方刚先生新出的“小学生人格成长童话”的理解,也当从这一角度切入。 无论是《怪兽的九个国度》,还是《皇帝的九件新装》,这些书里所有的童话,应该放在一起看,也就是“赋权”,让小读者们收获某一方面相对全面且充分的信息。比如《皇帝的九件新装》,其中童话就涉及“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别平等”“亲人离世”等话题,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略有奇幻的设计,将这些话题里的正面、反面信息交代出来,小读者透过故事能看到事件中的是非曲折,由此习得观念,从而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出合适的选择——这就是“成长”的本义了。 这么读起来,假如仍然沿用方刚先生自己的话语,那这些童话是否可以称为“赋权型童话”呢? 好,那就回到童话里。方先生是如何完成赋权的,这一点值得探究。现在,以《五彩缤纷的皮肤》为例,来看看赋权的达成。 这篇童话讲的是男孩青豆,他出生时全身皮肤五彩缤纷,爸爸、妈妈对此深感恐惧,千方百计遮掩这个事实。上学以后,青豆也努力隐藏自己的皮肤,直到某一次郊游,他无意间暴露了艳丽的皮肤,就在无比惊恐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同学们的皮肤都是这样五颜六色的。这下子,大家就都不再藏匿自己的皮肤。 想象、情境、冲突、趣味,从手法到内容再到风格,童话味道十足。关键的“赋权”通过“冲突”表现,核心在“问题”。针对“人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