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爱尔兰]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译序 本书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1960)出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其父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布尔夫妇有五个女儿,艾捷尔•丽莲是五个姐妹中最小的。1882年,艾捷尔•丽莲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毕业后,由于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症,她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她非常沮丧,决定出外旅游,一方面是为了散心,另一方面是想在心情平静下来后规划一下今后的人生,于是便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了欧洲,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一次参观卢浮宫,一位十六世纪无名画家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人是个意大利青年,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似乎有着重重心事,但神情高傲,不属于凡俗之辈。不知怎么,艾捷尔•丽莲被深深地打动了,望着这位两百年前的青年,心中产生了敬重之感。后来,她买下了这幅肖像的复制品,一直珍藏着它 。 1887年,她在伦敦结识了一些流亡的革命者,耳濡目染接受了他们的革命思想,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到俄国居住了两年,接触到了更多革命者,还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被沙皇监禁在狱中的革命者,还在俄国和英国之间寄送宣传品。这些工作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波兰旅游时,一次经过华沙的一座监狱,她碰巧看见了正在放风的青年革命者伏尼契,觉得对方有点儿像那个无名画家创作的肖像画中的人,于是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伦敦的一个社交场合,二人意外重逢(伏尼契出狱后流亡到了英国)。由于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他们相爱了,并在一年后结为连理。婚后,艾捷尔•丽莲继续保持着同俄国革命党人的联系,并通过丈夫的关系接触到了大量的意大利党人。出于对这些革命者献身精神的敬佩,她决心写出一本反映他们斗争生活的书。于是,她根据自己接触到的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终于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