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群星闪耀

[美] 玛丽·安·考斯(Mary Ann Caws)
图片: 让-弗朗索瓦·拉法埃利《咖啡馆的波希米亚人》(Bohemians at the Café),1885年,粉蜡 前言:一条聚集的线索 线索的盛事 ——安妮·阿尔伯斯 人们究竟是基于何种原则,选择把一些事物归聚到一起,尤其是事关聚集本身时?论及“聚集”时,我们应该如何称说如此多的艺术家和作家聚居地,还有遍地开花、逐年增长的画室、学校和书店?创意团体正是在这些地方聚集,围绕一张桌子或一个想法,相同或相异观点频频交会。我们又该如何绘制现代主义的地图? 至关重要的是,不同于那种艺术集群目录,比如经多人调研编纂而成的《艺术家及作家聚居地:创意工作者的隐居、静修与栖息之地》(Artists and Writers Colonies: Retreats, Residencies, and Respites for the Creative Mind,2000),本书对于聚集的群落采取的是私人化的视角。大体而言,极具创造性的群体可以用一条集中的线索串联起来:一群数量不定,大致有相同话题、生活方式、工作甚至思维习惯的人,他们的聚集可能会赋予所有参与者全新的、不同于他们各自生存方式的想象力与决心。我对这一话题的最初想法与集会有关。集会可大可小,通常都围绕一张圆桌展开,目的是维系某种身体或精神上的需求。集会也许是出于习惯,也许是临时起意,但它必将涉及一种转移,即激动人心的对话从象征物质需求的桌面转移到画布、纸张或乐谱之上:从桌子到画面、文本等。 关于这些聚居地的叙述大不相同,而差异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冲突——比如相互矛盾的报告——值得玩味,而非懊恼。聚集在一起的创意工作者之间紧张的人际关系,有时候会因艺术家的性格冲突而变得格外激烈,但这种关系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 鉴于这份清单记录了19世纪至今的社交模式,就必定需要一条穿引的线索。因此,我会重点强调那些我有过私人接触、回忆和联系的聚会…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