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

周良霄
内容提要 忽必烈是中国和蒙古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了蒙古族从早期的游牧奴隶主到中原封建主的飞跃,创建元王朝,并统一全国。他的活动,对中国疆域的奠定,多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巨大的影响。本书充分肯定了忽必烈在上述诸方面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详细地分析了在他治下的蒙古贵族、色目人及汉人官员间相互倾轧、争夺的政治升沉,以及他纵横捭阖的政治权术。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忽必烈的专著,同时也是探讨元朝政治史的一项重要成果。 第一章 从成吉思汗到蒙哥 一、成吉思汗的遗产 1224 年初春,成吉思汗结束了著名的西征,班师东还的途中,他的留居在蒙古草原的亲属们专程远道前来迎接。他们中包括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日后元王朝的创建者世祖忽必烈,当时年十一岁;另一个是波斯伊利汗国的奠基者旭烈兀,九岁。这一行人伴随成吉思汗边走边游猎,在乃蛮境山羊林的一次围猎中,忽必烈射到一只野兔,旭烈兀射到一只山羊。按照突厥—蒙古人的风俗,孩子第一次在行猎中射获野物时,要举行称之为牙黑剌迷失的隆重仪式,将猎物的鲜血拭在拇指上。这次仪式由成吉思汗亲自主持。忽必烈轻轻地携着老祖父的手,让他把兽血涂在拇指上。他恭谨有礼的行动与旭烈兀的粗鲁形成鲜明的对比,赢得了老祖父的赞许和喜爱。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一共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最小的是拖雷。在当时的突厥—蒙古社会里,儿子们在长大成人之后,都要陆续离开家庭过独立生活。只有最小的儿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并在父母死后继承全部家产。蒙古人把幼子称之为“斡赤斤”(突厥语“斡惕—的斤”,意为火炉的主人或灶君),表明幼子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当然,这里所说的幼子只是指正妻所生而言。当时蒙古人中流行一夫多妻制,“每一个男人,能供养多少妻子,就可以娶多少妻子”。但其中只有一个居正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