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命运

梁漱溟
图片: 梁漱溟先生像(一九四二年,五十初度于桂林) 图片: 书陶渊明诗句(一九七六年) 图片: “时刻自警” 图片: 发愿文(一九七七年) 图片: 《我的自学小史》手搞之一页(一九四二年) 图片: 书自撰联语(一九七九年) 图片: 为政府见召答邵力子先生(一九四三年) 图片: 致京师图书馆——现存最早手迹(一九一五年) 图片: 致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表方先生函稿(一九四九年) 图片: 为桂林穿山书“锲而不舍”(一九八五年) 第一辑 中国文化之精神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这是我今年八月在山东济南省教育会会场的讲演,经罗君莘田替我纪录出来,又参酌去年在北京大学讲时陈君仲瑜的纪录而编成的。现在拿它出版,我特说几句话在后面。 在别人总以为我是好谈学问,总以为我是在这里著书立说,其实在我并不好谈学问,并没在这里著书立说,我只是说我想要说的话。我这个人本来很笨,很呆,对于事情总爱靠实,总好认真,就从这样沾滞的脾气而有这篇东西出来。我自从会用心思的年龄起,就爱寻求一条准道理,最怕听“无可无不可”这句话,所以对于事事都自己有一点主见,而自己的生活行事都牢牢的把定着一条线去走。因为这样,我虽不讲学问,却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被我收来,加过一番心思,成了自己的思想。自己愈认真,从外面收来的东西就愈多,思想就一步一步的变,愈收愈多,愈来愈变,不能自休,就成功今日这样子。我自始不晓得什么叫哲学而要去讲他,是待我这样做过后,旁人告诉我说,你讲的这是哲学,然后我才晓得。我的思想的变迁,我很愿意说出来给大家听,不过此次来不及,打算到明年三十岁作一篇“三十自述”再去说。此刻先把变迁到现在的一步发表出来,就是这本书。我要做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的性情不许我没有为我生活作主的思想;有了思想,就喜欢对人家讲;寻得一个生活,就愿意也把他贡献给别人!这便是我不要谈学问而结果谈到学问,我不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