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经典译林)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前言 《一间自己的房间》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有趣的是,鲜有其他具有“女性主义宣传”性质的作品能散发出如此持久的魅力,不仅受到女性主义者们的青睐,时常被用作女性主义思想的入门教材,即便是在普通读者中,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流行度。这种“名气”显然得益于它独特的文学性,弗吉尼亚·伍尔夫同时代的一位评论家曾把它描述为“盛开的杏树”,美且具有一种诱惑力。的确,这部作品中不仅处处弥漫着对文学典故和文学作品直接或间接的引用,而且摒弃了政论文直面现实的写作方式。它打破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采用了小说式的叙事方式,虚构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斯·莎士比亚,伍尔夫甚至把自己虚构成了故事的叙述者玛丽·比顿、玛丽·西顿或玛丽·卡迈克尔,以至于时至今日,依然有读者或者评论者用“小说”来指称这部作品。毫无疑问,作为伍尔夫发表的第一篇女性主义的战斗檄文,《一间自己的房间》具有“反常的”可读性与亲和力,不仅语言优美,甚至带有些许与文中所讨论主题的严肃性似乎不相协调的戏谑、幽默、俏皮。在出版前,伍尔夫甚至担心这部作品“不会被严肃对待”,同时也担心作品中“刺耳的女性特有的腔调”会遭到反感。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1929年10月24日,《一间自己的房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并迅速成为热销书,在短短六个月之内就销售了22000本,伍尔夫本人也对这种史无前例的销售速度感到惊讶,在12月的日记中,她自豪地宣称,“我们明年的收入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了”。或许在这一刻,她才真正体验到了写作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安全感,要知道此时的伍尔夫已经是位成熟的、有名气的现代主义作家,在她的书架上摆放着自己已经出版的六部小说,包括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之作的《达洛维夫人》(1925)和《到灯塔去》(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