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为什么鸭

徐慢慢心理话 著绘
序 你可以不完美但真实地活着 1.我们为什么不敢不优秀? 随着咨询经验的累积和对周围人观察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一些看似最简单的真相,却被我们严重忽视了。 例如这两个: ① 我认识的人里面,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浪费了大把时光。 ② 我认识的人里面,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积极高效地度过这一生。 得澄清一下,“我认识的人里面”,成功人士很多,很多人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到了国内顶尖,却依然很焦虑。 例如我的一位女性好友,年纪轻轻就很优秀,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做到了国内No.1。 有一次她和马化腾聊天,问他:“为什么我的公司这么烂,但还是做到了第一名呢?” 马化腾则说:“你以为我不这么觉得吗?” 这句话说完,两人大笑。 这故事有点凡尔赛,我问她:“你们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她说一开始以为是开玩笑的,后来确认,这是认真的,他俩的的确确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其实我自己也有过“一边赶路,一边焦虑”的体会。 我最高效的一年,是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在这一年时间里,我在“得到”app上写的年度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总篇数有三百三十三篇,文字总量则超过百万。同时,我一周做三天咨询,还忙着房子的装修事宜,并且关了一家公司,又开了一家新公司。 可我仍然觉得,自己浪费了大把时光,要么刷一些无聊的网页,要么无所事事,甚至干脆躺着,美其名曰“积攒写作灵感”。 或许在旁人看来,这些行为再正常不过了,可这让我时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做得还不够多。 2.比起“成功”,生命的“体验”更重要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有人不光条件比你好,还比你努力。这样的说法没有问题,的确有不少人是这样。 但这种说法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不太合理的逻辑: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争分夺秒地拼搏,努力让每一天都在积极高效中度过。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不浪费每一秒钟”,所以才实现了成功;而我们做不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