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的悲剧

[美] 埃勒里·奎因
感谢“汤姆”·马奥尼 是他让哲瑞·雷恩先生“死而复生” 致读者的公开信 亲爱的读者: 九年前,在某些人和某些事的促使下,两个一直以“埃勒里·奎因”为共用笔名联合发表小说的年轻人创作了一个新的推理小说系列。 经过这番新的努力,哲瑞·雷恩先生诞生了。他是一位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年事已高,却拥有非凡的侦查能力。 显而易见,歌颂哲瑞·雷恩先生事迹的系列,不能公然采用“埃勒里·奎因”这一笔名,因为埃勒里·奎因系列理应称赞埃勒里·奎因先生的功绩。 于是,这两个年轻人拟定了第二个笔名——巴纳比·罗斯;而这位“巴纳比·罗斯”突然发表哲瑞·雷恩四部曲的首部《X的悲剧》时,并未在读者中激起多大的反响。 可以说,作家埃勒里·奎因和作家巴纳比·罗斯几乎毫无联系:他们的作品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他们也都故意让自己笼罩在晦暗神秘的氛围之中。事实上,在“双笔名”时期,这两个年轻人曾多次公开在火药味十足的演讲中针锋相对。他们安全地躲在各自的面具背后,一个扮演埃勒里·奎因,另一个扮演巴纳比·罗斯,假装暴怒不已,将对方视为推理小说作家圈内的死敌。从新泽西州的梅普尔伍德到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他们在满怀好奇的演讲听众面前侃侃而谈,但在互相恭维之外,也难免彼此抨击。就这样,他们依靠纯粹的“欺骗”,保持了埃勒里·奎因和巴纳比·罗斯是两位截然不同的作家的假象。 不过,一条不易被人察觉的线索却始终存在。倘若机敏的“安乐椅神探”发现了这一线索,无疑就会确定埃勒里·奎因和巴纳比·罗斯的关系,进而揭露他们对轻信的公众实施的长达九年的“可耻欺骗”。 如果你翻开《罗马帽子之谜》(以埃勒里·奎因为笔名创作的关于侦探埃勒里·奎因的首部作品)的序言,在第十页的第十七行到第二十二行会发现如下值得注意的提示: 举个例子,听说在古老的巴纳比·罗斯谋杀案中,“理查德·奎因取得了骄人的侦探成果,并凭借这一功绩牢牢确立了比肩那些侦探大师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