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之人

鲍冷艳
译者序 毛姆的《荣誉之人》(the Man of Honor)是一部家庭婚姻悲剧,属于其早期代表作之一。该剧的基调较为灰暗,有些类似《银瓶记》(即《兰贝斯的丽莎》),女主角都是底层贫家女子,这与作者早年学医行医经历有关。他同情备受欺凌的穷姑娘,写出她们举步维艰的处境。比如《兰贝斯的丽莎》中的丽莎和莎莉,无论是不伦之恋,还是合法婚姻,到头来都有几分“沉沦苦海、走投无路”的滋味。 对比前面几个喜剧,心中真地不免感叹:面对诡谲的命运,贵族女子终归拥有更多选择,比如《圈》中的老凯瑟琳,即使跟人私奔,以致身败名裂,但一直衣食无忧、生活优渥,甚至在爱情几近零落成空时,还可以用放荡荒唐来找到心理平衡,再比如《弗雷德里克夫人》的贝琪,顶着世家名媛的头衔,在婚姻中的选择权要大很多(毕竟一个早上有三个非富即贵的男子求婚,确实挺拉风的);然而本剧中的詹妮,蓬门陋巷的小家碧玉,有几分姿色,攀附上阶层稍高的男主角,可是这场跨阶层的婚姻基础本来就摇摇欲坠,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面临始乱终弃的羞辱,还要承受爱情幻灭的悲苦,可谓双重悲剧。 至于本剧的男主角巴兹尔,我不免联想到我国传统戏剧中那些“负心汉”的角色,尤其觉得他类似《金玉奴》中的书生莫稽。不过,《金玉奴》有个大团圆的结局,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过于牵强,但作为民间地方戏,更多考虑普通观众心理,弄一个好结局,也算某种虚幻的宽慰。在这点上,现代西洋舞台剧的人文色彩要远为浓厚,剧作家本身的价值观展现得更多。因此,类似的素材会走出完全不同的故事脉络。这倒无所谓好坏,只是目的不同而已,前者更照顾受众的情绪,后者更注重剖析现实生活。 《荣誉之人》共四幕,第一幕和后三幕的时间间隔有一年之久。如果单单看第一幕,虽然另一个角色约翰说出了某种隐忧,但男方有怜惜之意,女方爱如潮水,幸福似乎隐隐在招手,可惜生活的暗流还是涌向另一个方向,最终变得凄厉狰狞。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