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

[意] 里卡尔多·博齐 [意] 贾恩卡洛·阿斯卡里 绘 [意] 皮娅·瓦伦蒂尼斯 绘
“再尝试。再失败。败得更漂亮。” ——塞缪尔·贝克特, 《向着更糟去呀》(Worstward Ho) 本书献给黛比·比博,作品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诞生。比博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尤其是在关于狄更斯、奥斯汀以及梅尔维尔的其中一篇里。谢谢你,亲爱的黛布丝。 ——R.B. 中文版序言 亲爱的作者, 我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大作。我笑个不停。 看到这封邮件的开头,我觉得很有希望。我曾向一家出版商投稿(正是你们手中这本书的稿子),这是他们回复我的邮件,激动人心啊。 我觉得这书棒极了。 哇!接着看。 虽说爱不释手,但我不确定出版成书效果如何。 啊? 稿子十分精彩,可遗憾的是,我们认为这种东西还是更接近于大量转发的网文,印成纸质书,人们不见得会砸15美元买回家。 哦。我猜这是被拒了? 但我衷心希望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我发誓这不是编的。荒唐吧?差不多是在说“我喜欢这本书,但不会出版它”。这听起来似乎很离谱。因新冠肺炎疫情,社交受到限制,我的大脑可能被憋坏了吧,总之怎么都想不明白。先不提这封信了。 首先,本书能博读者一笑(想象当今的编辑们会怎样——乖戾地——拒绝那些不朽的文学经典)。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内容“好笑,但也不至于让人哈哈大笑”——这是另一位编辑在回信中告诉我的(他这么说真是大错特错,你读了就会明白),但我保证它一定很好笑。我是作者,有谁能比我更清楚呢? 不过,书中同样探讨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严肃话题,呈现了出版界的现状——至少可以说,描摹这番图景是我的心愿。下面我将逐一列举(如有遗漏,请自行补充): ■营销相关问题:“这书不错,但好卖吗?”这显然是主导因素,其危险在于直逼商业犬儒主义。 ■政治正确相关问题:“(请自行填入形容词)社群/团体/少数族裔……将会作何反应?” ■对一切新类型充满恐惧:“我们的读者还接受不了这种。准确地说,没有谁能接受。” ■粗暴地低估读者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