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

李长之
代序 花开两朵,实表一枝——读新出版的《李白传》 《李白传》是著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撰写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两书的合集。合为《李白传》,是不少出版社为了编辑李白传记的需要提议的。开初我们有点犹豫,认为这不太符合长之先生的初衷,而且《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专门论著,而《李白》有点通俗读物的味道,把两书合为一本著作也不太合乎体例。不过,斟酌再三,还是同意了。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长之先生在1937年著述的。当时他刚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他的师长张荫麟先生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一说受托于国防设计委员会),主编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这后来成就了他的代表作《中国史纲》一书。张荫麟先生编撰该书的步骤是先拟定纲目,然后由他组织专家共同编写。汉以前,他亲自执笔;唐以后,由吴晗先生负责;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由千家驹先生负责;而王芸生先生则负责编写中日战争部分。但这一计划最后并未完全实现,至1940年2月,张荫麟先生只完成了他自己执笔的东汉以前的部分。写作过程中,张荫麟先生曾经征询长之先生的意见,希望长之先生能撰写杜甫的一章。而此时长之先生正沉浸于浪漫主义的情调中,便对张荫麟先生说,为什么不写李白呢?张荫麟先生表示:李白是浪漫派,在中国文化和诗歌史上并非主流,不能单独立章。长之先生生性倔强,写作也浪漫而自由,他拒绝了写杜甫,偏偏要写李白。1937年春夏之际,长之先生写成了充满着青年气息和浪漫精神的《李白》,这书在1939年修改,1940年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时书名改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再版。后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都有再版本。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长之先生以德国古典文艺美学为利器对于李白的分析,其中不乏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所以尤重李白精神人格的分析,比如:他说“李白的价值是在给人以解放,这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