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战争

[美] 奥利维娅·贾德森
译者序 就像一个打小身体不好的人,意外活成了人瑞,这本书的顽强,让人忍不住赞美生命。要知道,这是我第三次为这本书写译者序。喜形于色的,除了我,当然还有作者、出版商和版权代理商,虽然大家高兴的理由未必完全一致。 这本书中文版的诞生,始于一封电子邮件。在它的英文版出版后不久,我收到良师布莱恩转来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上的一篇书评。布莱恩并非我学业上的老师,更多的是观点态度或者立场的点拨者,所以他多少了解我的趣味。 那篇文章评的正是这本《性别战争》。从评论看,这是本极好玩的书。从正在等待精子的果蝇到不愿意沦为性机器的狮子,动物们将各自在性爱中遇到的种种困扰,向塔蒂亚娜博士倾诉,博士的回答则融合了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原来,科普读物可以这么写。 从英文开始,这本书陆续以30多种文字出版,并在多国成了畅销书。因为题材涉性——虽然是动物的性事,有人觉得,拟人的写法真脏啊。当然,时过境迁,现在你手上的这本是妙趣横生的“全见版”。 对于语言的搬运工来说,当你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往往意味着挥手诀别。但这本《性别战争》,却一再地回到我的生命中。这大概就是一本受欢迎的好书给予译者的最高嘉勉吧。 前言 痛苦与极乐:塔蒂亚娜博士的几句话 在工作中,我经常被问及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简直超出你的想象。其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会成为一名性爱专家?答案其实很简单:在我认识到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性更重要、更有趣,或者说更麻烦之后,我就决定献身于性的研究事业。 如果不是为了性,大自然中绝大多数艳丽、漂亮的东西将不复存在:植物不会绽放花朵,鸟儿不再啾唧歌唱,鹿儿不再萌发鹿角,心儿也不会怦怦乱跳。但如果你问究竟什么是性,不同的生物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人类和许多动物会说性就是性交;青蛙和绝大多数的鱼类会说性行为就是双方在战栗中排出卵子和精子;蝎子、千足虫和蝾螈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