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之声:一部真实的音乐史

[美] 特德·焦亚(Ted Gioia)
献给塔拉、迈克尔和托马斯 在这本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书中,焦亚认为,所有文化和所有时代的音乐都具有普遍性。从萨福到莫扎特,再到查理·帕克,变革者们都被赋予了新的视角——教会和其他艺术塑造机构的角色也是如此。作为大师级作家和批判性思想家,他以一种迷人的方式将情感音乐与政治权力音乐结合起来看待。对于我们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以音乐为中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钢琴家、作曲家和《好事慢慢发生:爵士乐内外的生活》的作者 弗雷德·赫施 特德·焦亚的其他作品: 《如何听爵士》 《情歌:隐藏的历史》 《爵士乐标准曲》 《酷的诞生(和死亡)》 《三角洲蓝调》 《治愈之歌》 《工作之歌》 《爵士乐史》 《西海岸爵士乐:加利福尼亚的现代爵士乐,1945—1960》 《不完美的艺术:对爵士乐与现代文化的反思》 音乐若要创造和谐,须先探讨冲突。 ——普鲁塔克 我接受混乱。但我不确定它会接受我。 ——鲍勃·迪伦 引言 我承认,一听到“音乐史学”这一说辞我就感到尴尬。这四个字召唤出早已归西的作曲家之音容,一个个穿着马甲、顶着假发,自命不凡。我能听见某个年迈的国王与他的忠臣正踏着圆舞曲节拍起舞,拘谨而庄重。人们在跳舞,却不相互触碰,只向对方僵硬地鞠躬行礼。音乐家甚至都在努力克制他们的哈欠。 也许你对音乐史也有类似印象。但这是为什么呢?实话说,那些保护、弘扬我们音乐文化传统的组织,从未故意让它变得如此乏味。然而,他们因渴望得到尊重而一心想要呈现出绳趋尺步的样貌,这让他们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散发着枯燥的气息。音乐被榨干了生命力,有时甚至让人感到乏味。跟你去牙科诊所检查牙齿一样,你毕恭毕敬地去听交响乐不过是为了定期维护文化人的形象。不过,你下次去音乐厅时可以留意一下四周,看看有多少人坐在他们的高价座位上睡大觉。 这无处不在的倦怠,是音乐史中一个久病不愈的症状。枯燥本身无罪。很多事物本质上就是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