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与欢乐相随:周勋初治学经验谈

周勋初
 说明 《古典文学知识》读者广泛,印数甚大,在年轻一代学者与青年学生之间影响尤大。我长期在南京工作,薄有著述,有好几种书就是在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故与社内成员都熟识。他们屡来邀约,希望我能写一些治学经验方面的文字,在《古典文学知识》上连载。盛情难却,只能勉力从事。奈我年事已高,精力不敷,好在其他科研项目都已安排就绪,压力大为减轻,于是细数个人这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力图恢复历史原貌。1991年时,我应《文史知识》之邀,曾以“顺其自然地登攀”为题,刊于该刊的第四期上。这是我在早年的生活经历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处世原则——道家的顺其自然与儒家的进取精神相结合。然而这条登山之路并不好走,非但学术上动辄触及正统与异端等棘手问题,政治上也充满着风险。所幸历经艰难,终于否极泰来,这才可以从容地一一陈述,娓娓道来。自2011年9月开始,至2014年11月止,共写了二十篇文字,据云社会反响尚佳。编者均以“周勋初治学经验谈”为副标题。嗣后我就计划出一单行本,附上相关的文字与图片,具体说明我治学方面的一些经历与心得,很多地方寄寓我对家人与师友辈的感恩之情与纪念之意。由于题材的限制,所举例证大都出于个人的一些文章与著作,前后难免有很多重出之处。尽管我也曾注意,分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说,力求多样,然仍难以避免重沓之弊。尤其是到外校讲演时,每举李白之类的研究为例,因为这类题目比较新鲜,比较有趣,效果或许会好一些。从一所学校的听众而言,或许听不出问题,只是把这些文字收集在一起,问题也就出来了,但我已难临时换例,只能把情况说明,尚请读者谅之。有些文字的出版情况事后有些变化,我也就在适当的地方作些说明,前后加上(括号)作为标记 治学经验谈一  扫除迷障 培育根本——我为什么要写一组治学经验谈 各人对外界的事物所见不同,评价也就不一样。我喜欢看考古发掘方面的介绍,觉得几十年来这方面的收获太大了,因而自然想到,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