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

胡冰霜
图片 胡冰霜,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先后至摩洛哥、摩尔多瓦、美国、保加利亚、蒙古国等国从事全科医学的学习与实践,并担任“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专家。著有《变态心理学》《儿童智商》《诗意书画》等,译有《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等。 在蒙古行医时,我结识了同仁洛夏——一个把手术做成艺术的医生、一个春天般温暖的人。将这幅怀念的小画放在开篇,希望能从另一个维度去寻找医学和艺术、医学和人本身之间的关系。 自序 一个医者行旅的原点 1969年一个深秋的夜里,突然听到有些喧闹,原来是父亲回家来了。他拄着双侧腋杖,行走时拐杖敲击着水泥地面发出“咣咣咣”的声音,有点儿夸张。他那时正在四川渡口(今攀枝花市)米易县湾丘“五七”干校劳动,犁田时不慎被水牛踩伤了左脚背,发生了骨折。当时,成昆线还没开通,周围有些地方似乎还在搞“武斗”,交通不畅。于是,他绕道渡口、贵阳北行,辗转了好几个星期,终于回到了成都。父亲在途中可能广泛搭载了各种交通工具,如小舟、渡船、鸡公车、板板车、拖拉机、客车、货车等,他的外衣和帆布旅行包上都显出风尘之气。 西医为父亲照了X光片子,说他的骨头没有对位好,但伤后已经一个多月,也不便再手术,只能等它慢慢地长好。又看中医,说是“伤筋动骨100天”,要严格按跌打损伤来治疗:一要天天用中药煎水来洗脚;二是洗完脚后,在脚背上裹一块巴掌大的药膏,里面是清油调匀的中药粉末;三得喝药酒来舒筋活血。那段时间,父亲喜欢与大家喝点儿酒,现在要辅以药酒来治疗,显然是他很乐意的。一时间,家里弥漫着中药、药酒的味道,纱布、绷带在晾衣杆上随风飞舞。家中还备有银针,他偶尔也做做针灸。 父亲喜欢看书,家中因此堆了很多书,如《六次危机》《田中角荣传》《多雪的冬天》《安娜・卡列尼娜》等,我也趁机沾沾光。父亲身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