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以各种方式升起

傅元峰
作者简介 傅元峰,山东兰陵人,南京大学教授。著有《思想的狐狸》《景象的困厄》《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等。 序 高冷与孤冷 我读元峰的诗有一种高冷与孤冷的感觉,跟我当年看陈老莲的画有些近似,他的诗在气息上同明末清初一代的诗僧画僧的高冷与孤冷几乎同一鼻孔出气,这在当代诗人里我从未一见。我同他认识将近二十年,但他从未给我看过他的诗,一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想要编个东西才从他那儿要来了诗,一读之下大吃一惊,他的诗给我一种相当陌生的感觉,几乎在汉语诗人当中从未见过的那种陌生,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才恍然想起读元峰的诗同我有一年在上海博物馆看弘仁的画有相同的感受,就是高冷与孤冷,在他的诗里可以迹近隐晦地读到,一切尽毁而又一息尚存的那种难有着落的高冷与孤冷。元峰是个谦谦君子,但却是那种较难走近也较难溯源的诗人,也许他来自明末,也许来自清初,也许来自民国,这都与他高冷与孤冷的性格有关。 在今天,汉语诗歌已经严重地处在无根的状态,也就是说,诗在白纸上写下了却没有扎下根来,诗如何才能在白纸上生根?在时间里开花结果?我认为,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静默和内观。什么样的人才能静默与内观呢?我认为只有幽人也就是隐士一般的人,这样的人在明末清初之前是幽人,之后就是高冷与孤冷之人,原来元峰孤冷的传统是从幽人传统来的,怪不得元峰的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幽独、冷僻,甚至孤僻的意味;其次,元峰在日本与韩国分别待过一年,估计在那两年里,他也许想过,一边是现代与古典并举,一边是语言的工具化大潮久矣,因此,他的诗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这几代诗人普遍受欧美文学的影响,唯元峰是个例外,他独辟蹊径走向日本,走向日本也就是走向古老遥远的中国。自古中国就有幽人的传统,诗歌其实是幽人也就是内观之人的事业,元峰的诗应该是古老中国的幽人传统与日本物哀清洁传统的合一,而其外观是高冷与孤冷的,幽人表面上做不了了那就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