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全两册)

董天琦 陈大国 编译
当厄运威胁犹太人,以色列拉比巴尔·沙姆·托夫就退回森林,点起篝火,低头祈祷。这样,厄运就能被避免。随着时光流逝,这一任务落到了第二位拉比身上。他知道森林中那一处地点,也记住了祈祷文,但他不知道要生一堆火。然而,厄运同样被避免了。第三位拉比只知道那处林中地点,至于火堆与祈祷文则一概不知。可是这一点足够了,厄运也被避免了。最后,这一任务落到拉比利兹恩身上,他对地点、篝火和祈祷文统统不知道。他只会讲故事。 “而这就足够了。” 上册 出版说明 重新发现故事,继续讲故事 从前,幻想国里的一只小蚂蚁、一只鸡蛋和一只知了,为了得到更大的幸福,一起去圣地朝拜。 ——法国故事 人类天生需要听故事。人类也天生需要讲故事。 故事是经验的累积,也是想象的扩展。故事是教化,也是娱乐。世界一天天长大,故事也一天天长大,今天的故事和几千年前相比,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同,但有理由相信,一些藏在故事里的东西,是一直没有变的。它们改头换面,在不同的故事里,以不同的样子出现,以后,它们可能还会发展出更多不同的样子,并且越来越复杂。但无论如何,那些恐惧或希望,那些抵抗或顺服,那些寻找或失落,那些选择或没有选择,那些藏在故事里的、人类的情感和命运,总还在那里。 我们回眸人类童年时代的故事,它们并不一定比现在的故事更高明,但这些朴素的故事里,有一种简单直接的力量,或者说,有一种天真,将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祖先的所思所想传递给我们。几千年之后,世界也许天翻地覆,而人们依然可以从那些朴素的故事中接收力量。 故事的这种永恒性,激发着讲故事的人,也激发着寻找故事的人。故事有时候会消失,有时候又重新出现,只看有没有人把它讲出来。这套《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是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合集,完全源于口头传播,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讲出来的故事,而不是被哪个作家写出来的。可以想象的是,书里面的这些故事,有一些已经传承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