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不同

王芳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序 人格是关于我们如何有别于宇宙其他部分的知识。 ——法国作家 欧内斯特·迪姆内特(Ernest Dimnet) 在本书行将完稿的同时,我追完了一部名为《重启人生》的日本剧集。看到主人公在一轮又一轮重新活过的人生中为珍爱的人和事坚持不懈付出的微小努力,我也不禁问自己,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有没有什么想要修复的遗憾?或许很多,但其中一定不会包括误打误撞学了心理学这件事。二十多年前,在幸运地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保送机会后,我使用“排除大法”在化学与心理学之间选择了一无所知的后者,就此开启了一段在当时并不知道将会有多么美好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常被人问及“心理学是干什么的”“心理学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虽然我强烈觉得以“有用”“没用”来评价一个学科实在是降维得厉害,也大概能揣度出提问者期待听到心理学与洞悉人心等神乎其技之间的关联,但还是必须实事求是地声明学习心理学与发家致富、人情练达、大彻大悟等或遥远或不必然的联系。不过,如果被问到“学心理学有什么收获”,我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进而接纳、包容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是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心得,也是这段旅程中最富兴味之处。 正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气,每个人类个体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便获得了一项谁也拿不走的属性——独一无二。我们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能够生发丰富的情感、能够完成变化无穷的行动,而且这一切可以富有逻辑地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这种得以清晰地标定一个人,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分开,使得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所有东西,便是本书的主题——人格,或称个性或性格。 在英文里,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所戴的面具。根据戏剧论的说法,人生就是舞台,所有人都是演员,我们在舞台上生活,也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