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食志

要云
代序 我的臭食文化观 酸甜苦辣咸,是中国人对自己饮食口味的描述,称为“五味”。其实中国人饮食的口味远非五味可以概括,五味之外,诸味杂陈。糟、醉、霉、硝皆是典型的中国味道,更小众的,还有馊、骚、腥、膻。尽管这些味道突破了很多人对美味的认知,但喜爱的人群,却爱之尤深,不离不弃。还有一种味道,历史悠久,嗜者众多,较之五味中的“苦”传播更广,受众更多,甚至是一些人群的饮食主味之一,却从未有类似糟、醉之味的美誉,更无缘进入五味之列,这就是五味之外的一大中国味道——臭。 臭食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绝对不比苦食低,喜爱臭食的人群分布较之喜爱糟、醉、霉、硝之味的人群要广泛得多,可以说,在中国各个地方,对臭食完全排斥的人群少之又少。即便臭食不是日常饮食的选择,但偶尔选用,且喜爱之人,占有人口相当大的比例。遍布沿海地区的臭虾酱、华北的臭腐乳、东北的臭大酱、华东的臭苋秆、湖南湖北的臭豆腐、两广云贵的臭笋,都有大批忠实的拥趸。而一些原本只流行于很小范围的臭食,近些年更推广于全国,譬如徽州臭鳜鱼、长沙臭豆腐,都拥有大批粉丝。 臭食如此普及,但在中国饮食史中,记载臭食的文献资料却少之又少,这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偏颇有关。“臭”字历来是君子避讳之词,臭者,秽也,与其相联系的词语皆为贬义。避之尚不及,怎么还能落到纸上,流传后世?所以,尽管古往今来记载中国饮食味道的文字浩瀚,记载臭食的却寥寥。将臭味排斥在五味之外,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国人吃臭食,其实源远流长,仅凭历史文献中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搜寻出中国人食臭食的悠久历史。《孔子家语》有一段著名的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古时称腌鱼为鲍,这段话虽然是以芝兰之香喻善,以鲍鱼之臭喻不善,但从饮食史,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人吃臭咸鱼,早在东周已经普及。《史记》中对臭咸鱼的记录也有一处,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