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沧桑

[英] 艾玛·罗斯柴尔德
图片 图片 图片 理想国译丛序 “如果没有翻译,”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曾写道,“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而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回应说:“翻译不仅仅是言词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 这两句话或许比任何复杂的阐述都更清晰地定义了理想国译丛的初衷。 自从严复与林琴南缔造中国近代翻译传统以来,译介就被两种趋势支配。 它是开放的,中国必须向外部学习;它又有某种封闭性,被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所影响。严复期望赫伯特·斯宾塞、孟德斯鸠的思想能帮助中国获得富强之道,林琴南则希望茶花女的故事能改变国人的情感世界。他人的思想与故事,必须以我们期待的视角来呈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译丛仍延续着这个传统。此刻的中国与一个世纪前不同,但她仍面临诸多崭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理想国译丛主编 梁文道 刘瑜 熊培云 许知远 献给凯特以及永远的伊里斯 引言 起落人生 这是一部动荡岁月的历史,有三四千人参与其中。这是一座小镇和一个妇人的故事(也可以说包含了98个故事),妇人叫玛丽·艾马尔(Marie Aymard),她不识字,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终其一生都住在这座小镇上。这也是一个大家族的故事,它跨越广阔的空间、贯穿18—19世纪的历史,涵盖玛丽·艾马尔以降的五代人和他们的多舛命途,随着玛丽·艾马尔的玄孙女于1906年去世而告一段落。这段历史将带领我们探索当代历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过去的人们生活的无限边界。 小镇名叫昂古莱姆(Angoulême),位于法国西南。玛丽·艾马尔在世的时候,这镇子充满了“不安”的内斗和无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