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荫下

[美] 许烺光
献给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 此书的完成和出版得益于维京基金会(Viking Fund, Inc.)的资助,该基金会由温纳—格伦(A. L. Wenner-Gren)创建和捐资,致力于推动科学、教育以及慈善事业。维京基金会并非本书的作者或出版方,因此,基金会虽然提供了支持,但不对此书的任何观点和内容负责。 前言 在本书中,我致力于三件事。首先,我描绘了中国西南的一个小型半农社区(a small semi-rural community),分析了它的文化,尤其是其家庭模式和宗教生活。其次,我探讨了这一文化在构成此社区的诸多个体的人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在描述完该地的若干人格结构(personality configuration)之后,我指出它们适用于解释过去和现在的整个中国社会。 关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unity),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相信日后的工作将做到此点。当下我只能说,我确信自己所研究的社区的基本社会结构(essential social structure)也是整个中国的典型结构。这不完全是一个假设,因为有证据表明(在此我暂不赘述以免增加读者负担):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这个概念一样,在作为前提条件时至少具有同等合理性。 本书所依据的田野材料收集于1941年7月至1942年6月,以及1943年7月至9月。当时我任教于昆明的国立云南大学。这一时期的田野工作极其困难。通货膨胀导致我需要不断想方设法解决经费问题。我到西镇(West Town)时,当地物价约为1937年物价的15倍。在我的第二次访期将尽之时,物价已越200倍之巨。此外,西镇虽从未落入敌手,但仍不可避免地受战乱波及。在我的整个调查期间,政府一直在强制征兵,多数家户由于不了解征兵的目的,试图逃脱兵役。在此情况下,任何外来人,尤其是四处打听的人,便成了他们怀疑的对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