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序言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复盘 旭彬多年来主持腾讯历史频道,主编的“短史记”系列选题视野开阔,行文轻松,喻义无穷,曾是我追踪阅读的栏目。旭彬个人著述量大质高,几乎出一本热一本,毫不夸张地说,早已成为新一代历史类写作台柱子之一。以这几年出版的《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为例,史料丰沛新鲜,思想深刻,行文老练,一时间洛阳纸贵,成为各界具有共同阅读兴致的历史类读物,实属难得。 旭彬的新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主要研究描述1861—1911年这50年间中国的改革进程。从大历史角度看,这50年虽然为时不长,但确为殷周以来3000年最为关键的历史节点。集中精力研究这段历史,弄清这段历史的起承转合与前因后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学术工作。旭彬的这部巨著,将编年与纪事本末诸多体裁综合运用,50个年份中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着落,或者单独叙述,或者放在某一主题下述及,纵横结合,详略得当,引证翔实,叙事张弛有度,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一段历史虽然过去了100多年,研究者也先后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是如何理解这段历史,如何将这段历史放在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叙述,这依然是学术界必将持续探究的问题。旭彬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许多说法极具新意,我也大致赞同。我想接续讨论的是,放在中国3000年历史长河看,这段历史究竟给我们留下什么实实在在的遗产,留下什么值得汲取的教训。 毫无疑问,实实在在的遗产就是中国终于踏上了工业化的路,中国终于从农业文明走出。这在今天一般人的感觉中可能并不是多大的问题,但从历史上看,这一点格外重要。我们知道,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全球产业就酝酿着突破,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发酵,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爆发,一个全新的时代由此发生。而此时的中国正沉溺于盛世想象中,对于英伦三岛的工业革命,以及欧洲大陆正在发生的变化,竟然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