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女人:盖斯凯尔哥特故事集

[英]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形形色色的失踪案 我对《家喻户晓》并没有每期必看的习惯,不过,最近有一位朋友给我送来了几本过期杂志,建议我把那些“但凡与‘负责案件侦查的警察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相关的所有文章都看一看”,我便遵嘱照办了。我并没有像大多数读者那样把它们都通读一遍,因为这些文章周复一周,每期都有发表;也没有在其间看看停停,而是毫不间断地连续看完的,这就像在阅读一部有关伦敦这座大都市的警察局的通俗发展史一样。而且,在我看来,人们不妨把它当作一部有关英国每一座大城市的警察部队的发展史来看。等我把这些文章全都看完之后,这一时期所登载的其他文章我都不想再看了,宁愿让自己沉浸在千头万绪的遐想和对往事的回顾之中。 往事如烟,我首先回想起的是,我的一个亲戚是怎样被一个熟人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找到的,不禁莞尔一笑。此人当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把B先生的地址放在哪儿了,要不就是把他的住址给遗忘了。我的这位亲爱的表兄,也就是B先生,尽管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可爱,却有一个小小的怪癖,喜欢搬家,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搬一次家,常常让他那些乡下的朋友摸不着头脑。那些人刚刚打听到汉普斯特德区贝勒路19号,就不得不忍痛割爱,赶紧把这个地址忘掉,再重新记下坎伯韦尔区布朗大街271/2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害得我宁可去背诵一页《沃克发音词典》,也不愿费工夫去记住他那些形形色色、来自四面八方的地址。最近三年来,每逢我要给B先生写信,就不得不去查找那些五花八门的地址。去年夏天,他再度享受乔迁之喜,搬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居民村去了,那里距离伦敦不足十英里,附近有一个火车站。于是,他的那位朋友便上那儿找他去了。(至于那位乡下朋友是如何循着蛛丝马迹把B先生曾经居住过的三四个不同的宅邸都问了个遍,才终于弄清他目前就住在R地的经过,我现在就不说了。)他那天整整一个上午都在村子里到处打听B先生的具体住址,不料,那儿住着许多身份显贵的名流雅士,都是到此地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