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
[法] 让-保尔·萨特
译序
波德莱尔生前怀才不遇,备遭厄运,身后却是说不尽的风光,被尊为现代诗歌的创始人。两位权威的波德莱尔专家,美国纳什维尔城万德比特大学的教授皮叔瓦和齐格勒合著的《波德莱尔传》最近出了增订版。据他们的统计,迄今为止,关于这位法国诗人的论文与专著已达五万种。萨特1947年发表的《波德莱尔》别具一格,当年曾轰动一时,今天在汗牛充栋的“波学”著作中仍占有特殊地位。
一般传记作者对传主都采取仰角,萨特这本书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或评传,但他却用了俯角。采取仰角,自然是因为传主是伟人或大名人,作者为学究或小作家,心理上先已处于劣势。萨特当时的声望已如日中天,不让波德莱尔的身后荣名,何况他只是把后者作为一个个案,借以实验他发明的存在精神分析法。他手里拿着手术刀,波德莱尔不过是他解剖的一具尸体。所谓存在精神分析法企图用存在主义调和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法,在更大程度上接受的似乎是弗洛伊德而不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特别是性经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萨特强调的则是一个人早年的形而上选择,“原初选择”,对他成为他日后的那个样子的决定性影响。
普遍认为,波德莱尔的一生与他的这个人不相称。这个天才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终生穷困潦倒;他的母亲改嫁,继父与他如水火不相容;他挥霍成性,情妇偏生吝啬;他趣味高雅,却染上一身梅毒,等等。萨特要证明,他的一生正是他自己选择的。他的母亲曾是他崇拜的偶像,他在母亲身边如同在一个圣殿里一样得到庇护。这个为他如此热爱的妇人竟然再嫁给一名军人,把他寄养在别人家里,于是就产生他一生中那个有名的“裂痕”。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感到孤独,并且把这种孤立设想成一种宿命。“这意味着他不限于消极地承受这种孤立并且希望它是暂时的;相反,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把自己关在里面;既然人们判处他孤立,至少他要求这个判决是不可更改的。”这就是他为自己做出的原初选择。他发现并且要求自己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