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三部曲III:永别了,军号

[英] 简·莫里斯
献给 马克·莫里斯 愿你安宁 英格兰女王!在这狼烟四起的时节, 身处这充满险峰恶浪的北方之海, 眼看大好河山在您的脚下四分五裂, 天下的男子不知将对您作何感慨? ——奥斯卡·王尔德 引言 《永别了,军号》虽然独立成书,但仍是我记录维多利亚帝国兴衰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本书是三联画的右侧一幅,为故事画上了不甚美满的句点——20世纪60年代,一度支配世界的大英帝国只剩下几座海岛,还有称作“英联邦”的松散独立国家组织。我在1977年写作本书,作为三部曲的终曲,我知道,当时的许多读者仍然清楚地记得帝国是如何消逝的,或许还加速或阻滞过这一进程;但20年后的今天,后帝国时代的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英国大众对过去的那个帝国已知之甚少,亦不甚关心。 本书绝非对帝国最后时光的客观记录。我的关注点并不集中于大英帝国的风貌或者意义,而更着重它带来的感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在思想与真实生活两个领域对它的感受。因为随着本书叙述的推进,我逐渐变成事件的目击者,叙述自然也变得更不可靠。我的家庭并不属于帝国式家庭,因此我可以以完全超然的态度描述19世纪的大英帝国,但对生活在20世纪前半叶的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人能逃过帝国的影响,甚至我可怜的父亲为帝国受过毒气攻击,甚至我可怜的叔叔杰兰特(Geraint)从蒙茅斯学校的大提琴专业毕业后,也迅速加入了在法国的印度远征军(Indian Expeditionary Force),再也没有返回故乡,就连我都有十年的时间与帝国的蛛网交缠在一起,我跟随正在撤退的军队从一个遥远的要塞到另一个要塞。无论天性如何温和,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终究还是帝国主义者,因此与我同一时代的读者,几乎没有人会对这样的记述无动于衷,也很难对我发出的评价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1947年,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独立,大英帝国真正走向终结,但这段尾声被拉得很长,直到50年后,占领地香港回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