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风南下:马来西亚华人的信仰与社会

宋燕鹏
作者介绍 图片: 宋燕鹏 男,河北永年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12年11月—2014年1月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担任客座研究员。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马来西亚华人史、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已出版《马来西亚吉隆坡福建社群史研究:籍贯、组织与认同》等专著6部,先后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厦门大学学报》《哲学与文化》等各类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侨联年度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6批、第11批)等纵向课题13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0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委托课题“马来西亚广东华侨移民史”(项目编号:GD16TW08-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8T110677) 注释:文中出现“□”同原版纸书。 “跨界与文化田野”丛书总序 麻国庆 总结费孝通先生一生的学问,我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篇文章”:汉民族社会、少数民族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从费先生的学术历程看,以江村为起点一直到全球社会,都围绕着流动性、开放性和全球性展开讨论,如江村的蚕丝通过上海经过加工进入资本主义体系,及其晚年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理论。可见,费先生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流动性与跨界性。当今世界的跨界流动的现象越发频繁,延续费先生的学术脉络,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跨界的人类学”中丰富的意涵。我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跨界的人类学”与文化田野的理解和认识。 一、“跨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