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照亮旅程:得到名家大课

刘苏里 主编
前记 “书的序言类似产品说明书,告诉用户(读者)它是什么,怎样使用,注意事项等。”这是今年6月写的序的第一句话,为序定了基调。如今它变成了后记,那么前记怎么写? 人的激情和心绪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6个月前写的序,编辑不满意,我也有同感。说好的修改,一拖就是半年。拖到了极限,于是就有了“馊主意”,何不把“名家大课”上线时的开篇词充数做序呢?好处多多,其中之一是,撰写开篇词时的激情和心绪,有了呈现的机会。 我把开篇词找出来,个别文句略加修改,便有了这个序。不敢当序,索性叫“前记”。一查,还没见过写前记的。 开篇词写于2017年10月: 欢迎来到“得到”App “刘苏里·名家大课”。 我是万圣书园的刘苏里。 30多年前,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读的是国际共运史和政治学;25年前,我在北大南门外开了一家学术思想类专业书店——万圣书园。 截至今天,万圣书园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学者。我经手的书籍超过40万种。从接触第一本经典《尼伯龙根之歌》开始,我翻阅、精读过的经典作品已无法统计。 和相当多的作者、学者成为朋友、诤友,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每一次和他们深入交流,促膝长谈,都是一场学术饕餮和思想盛宴。 现在,我把这种体验带给你。 我在“得到”App开设的这门课筹备了整整8个月。它是一次空前的尝试,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我邀请了38位学术名家、翻译家,在未来一年解读51部思想经典著作,带给你51堂精彩的思想大课。 我于其中的作用,就是在人类思想的地图上,和老师们一起标出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坐标,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斟酌取舍;在每位老师讲解之前,带你了解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对后来人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我们究竟有怎样的价值。 “名家大课”课程也是“得到”做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既是继续,又是总结。它继续的,是启自20世纪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