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贾曼的电影美学

无耻不混蛋
在诗电影的世界里,我把身为同性恋的贾曼与身为异性恋的塔尔柯夫斯基相提并论。如果说,后者是前苏联电影的良心,那么,可以说,贾曼是英国电影的良心。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坚持用电影进行独立思考,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导演”。贾曼的电影是一种极端化的个人书写,他首先是个诗人,然后再是电影导演,他不用自己的电影讲故事,而是用他的电影写诗,换句话说,贾曼找到了新的写诗的工具:这就是电影。如果说塔尔柯夫斯基的诗电影是古典主义的,那么贾曼的诗电影则具有先锋的特质,这或许跟他的同性恋身份与同性恋行为有关,独特的生活方式,必将带来独特的思考方式以及艺术表达方式。因此,谈论贾曼的电影,离不开谈论他的生平以及他的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而他的一生,与同样身为同性恋,同样死于艾滋病的哲学家福柯有些类似,而贾曼对电影、对艺术所做的贡献,与福柯对哲学所做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似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称贾曼为“电影界的福柯。” 德里克·贾曼,英国画家、诗人,电影导演,独立制片人,同性恋权利活动家,1942年1月出生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1994年2月因患艾滋病死于伦敦 。贾曼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受60、70年代“反文化”以及各种解放运动的影响。贾曼的作品包括绘画、装置艺术、舞台设计以及超八短片、音乐录影带与其他实验性强的影片。贾曼的作品与贾曼本人都具有较大的争议性,除了身为同性恋团体的一名积极战将,他的影片所涉及到的主题大都与同性情欲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批判有关。在贾曼短暂的一生当中,共拍摄了11部长片和超过36部短片。除了拍摄影片,贾曼还将自己的自传、日记、电影脚本和拍摄札记结集出版。同时,他的画作也在曼城、伦敦、日本等地展出。贾曼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间所写下的日记取名为《现代自然》,在日记中,贾曼透露了园艺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待电影的态度:“园艺原本就该是我生活的中心,也许我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