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之死

[美] 赫布·柴尔德里斯
推荐序 我今年35岁,还可以去大学做教授吗 在大众对大学教师的通常想象当中,在大学里教书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稳定、受人尊敬,又有寒暑假,教授们有着独立的办公室,每年都可以到处讲课。但现实里的大学,果真如此吗? 我就有一位朋友,辛苦读完博士已经34岁,一心想进入高校成为大学教授,但找了一轮教职,却只找到博后的工作。在国内高校,34岁的年龄意味着即将触碰到教职招聘35岁的年龄关卡。如果34岁去做2年的博后,博后出站后就意味着很难再在大学里找到合适的教职,唯一的选择,也许只能在学校里做一名兼职教师。 什么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和正式教师、教授们又有什么区别?这种明明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为什么还是会成为很多学者必经的职业道路?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大学”的理想目标及其现实困境始终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一书中,作者赫布·柴尔德里斯就从非终身制大学教师的角度切入,描绘了即将入行的教师如何进入到不同层级的教育体系,为我们展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中的金字塔结构。 “临时教师”具体包括以下身份的教职人员:兼职教师(adjunct faculty)、兼职讲师(part-time lecturer)、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博士后研究人员(postdoctoral fellow)、实践类教授(professor of the practice)、驻校艺术家(artist in residence)等。这些比例不小的临时教师,由于服从于“按需而定”的招聘制度,实际并未被容纳进大学正式的员工编制序列,而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边缘群体。柴尔德里斯结合自己在高校兼职授课的经历,运用大量访谈与公开数据,锐利地指出了“临时教师”这份工作面对的困境。这种困境不止对兼职教师群体本身造成了难以解决的负面影响,还进一步困扰着参与到课堂中的学生、家长乃至整个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