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家书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文版译自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тридцати томах by 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Наука, Leningrad, 1972—1990) Chinese simplified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Horizon Media Co., Ltd., A division of Shanghai Century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白夜丛书”总序 白夜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北纬48度以北地区都能看到,它能唤起好奇,甚或引人神往,其原因就在于夜与昼的混淆和颠倒,就在于反常的黑白转换和明暗对比。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也往往如此,现实如昼,文学如夜,如白夜,也表现为对现实的戏仿和颠覆,并因此构成某种反常和诱惑。 提到白夜,人们最常想到的城市可能就是彼得堡,其实,彼得堡只是世界上靠近北极圈的数十座城市中的一座,它与白夜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夜》。《白夜》中浪漫而又神秘的城市场景与纯真而又哀婉的爱情故事相互结合,使彼得堡的白夜从此成了俄罗斯文学的诸多时空体和象征物之一。 “白夜丛书”的译介范围是广义的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所谓“白银时代”是相对于19世纪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的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而言的。关于“白银时代”这一概念的来历,有人认为源于马科夫斯基的回忆录《“白银时代”的帕尔那索斯山上》(1962),马科夫斯基本人在此书中则称,是别尔嘉耶夫率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有研究者发现,早在1933年,诗人尼古拉·奥楚普就在巴黎俄侨杂志《数目》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俄国诗歌的白银时代》的文章。至于白银时代的起始,学者们一般公认为俄国象征诗派出现之时,其标志即1893年梅列日科夫斯基发表的《论当代俄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