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逻辑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
1982年新版序言 本书收入的方法论论文有一个核心,即关于社会科学的逻辑的文献综述。此份文献综述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当时,分析哲学的科学理论和一种统一的科学规划这样的背景理念依然主导着社会学的自我理解。这份文献综述作出了这样的贡献,它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根本性地改变了上述状况。它不再局限于推进阿多诺(Adorno)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一些非传统取向的广阔光谱上,如放在后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语言哲学上,放在伽达默尔(Gadamer)的阐释学上,以及与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ütz)相关的现象学常人方法学上。从这些取向出发,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F.Bernstein)才能在1976年确切地指出“社会理论的重新建构”开始了。对于阐释学和语言分析的吸收,在当时让我确信,批判的社会理论必须要摆脱可以回溯到康德(Kant)和黑格尔(Hegel)传统的意识哲学基本概念。从狭义上讲,这一举动的方法论好处就在于,我能够开启一个新的维度,人们在其中靠意义理解的方式,通向了社会科学以象征为预设结构的对象领域。阐释学的维度本来已经快要湮没无闻,但在库恩(Kuhn)和波普尔(Popper)论战之后又在分析哲学的科学理论范围内被重新唤醒了。重建阐释学的维度,当然要跟界定阐释学的普世性要求同时进行。 这本书中汇集的论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而这些部分使用的标题就是批判的社会理论过去二十年来必须要与之争论的立场——假如批判的社会理论想要阐明自己的立场的话。依次出现的标题不仅描述出交锋的前线,而且首要地描述出学习过程的步骤。只有当我确信我的争论对手也有相对正确的时候,我才能看到必须要划定界限的地方:界定探讨事物法则的经验科学的规范性表征,界定理解社会学的阐释学观念论,界定独立的系统功能主义的客观主义趋势,并且为从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