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录(增订纪念版)
韦君宜
文前辅文
露沙之路向延安,
大砭沟头去又还,
抢救过关多少劫,
追求民主自由难。
——李锐
《思痛录》值得一读,而且不可不读。因为从这样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以至政治风云。它不仅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蒲松龄自称他的《聊斋》是孤愤之书,其实《思痛录》的孤愤还千百倍于《聊斋》,它不仅把千百万普通人都写成牛鬼蛇神,而且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点也不想反抗。
——黄秋耘
把知识分子看成异类或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而这点,正是我们几十年来(包括解放以前在内)很多难于收拾的特大错误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须内部“天天斗”)。
——曾彦修
“肃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这个模式。
——邵燕祥
我觉得她一直背负着一个精神的十字架。她为什么支撑病体顽强把《思痛录》写下来?她认为,这些教训太深刻了,太惊人了,太荒谬了!不写下来,良心不得安宁,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来。她的《思痛录》,就是这么直面历史,直面人生,思考我们的历史教训,这也是很有胆识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书。最近几年文艺界没有一本书超过《思痛录》。
——唐达成
《思痛录》如同一块精神化石,将成为下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思痛录》的意义不仅仅属于韦君宜个人,而是成为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座标,成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识分子大彻大悟的典型象征……把《思痛录》的意义和巴金的《随想录》并称,并非过誉。
——邢小群、孙珉 文前彩插
图片: 清华女生 1935年
图片: 高中毕业后在日本度假 1933年
图片: 出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总编 1951年
图片: 在《文艺学习》编前会上1956年
图片: 与丈夫杨述 1959年
图片: 干校时期 70年代初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