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摄制组
序 回望《河西走廊》 十年,转瞬即逝。 我还清晰记得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时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连辑先生忽然给我发信息,让我去一下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虽然你现在筹资很艰难,大家可能还认识不到拍摄《河西走廊》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但你一定要坚持,借钱都要完成它。这部纪录片一定会改变你的人生。 当时,我并不完全理解。 今年,当我回望过往,必须承认:连辑先生说得对,这部记录片的确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 这一切的缘起是2013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在甘肃省文联召集了一次内部座谈会,主题是“纪录片推动甘肃文化发展”,这在当时很超前。 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们提出了拍摄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想法。 在十年前,纪录片比今天还要小众的情况下,这个想法的落地颇费周折,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对于今天依然有价值的,可能是当年的那些思考和行动。 为什么是纪录片? 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纪录片是我探寻未知的手段; 对于一个观众而言,纪录片是他了解未知的方式; 而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好奇心,几乎是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一言以蔽之,纪录片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这一功能是电影和电视剧不具备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纪录片的底层逻辑是真实。 真实具有强大的传播到达率。 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包括广告在内的宣传片,第二类是以电影电视剧为代表的剧情片,第三类是纪录片。 观众在观看这三类产品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看宣传片,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来推介的”,很难走心,所以宣传片要海量地投放,靠高频次的“被看见”,让观众记住; 影视剧的前提是优秀作品,观众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转化为观众记忆的,是情感、角色以及角色的命运; 而纪录片,很特别。因为其真实性,它先天就具备一种知识属性。观看的时候,观众怀着学习的心态,这种心态,让纪录片信息传递效率极高。 纪录片是推动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