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美] 迈克尔·J.戴蒙德
图片 献给我珍爱的家庭成员:我的妻子琳达(Linda),以及我的孩子马娅(Maya)和亚历克斯(Alex)。是你们让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 同时,以此纪念我深爱的父母,莫·戴蒙德(Moe Diamond)和伊莱恩·戴蒙德(Elaine Diamond)。 我乐于与垂暮之年者交谈,因为他们已走过那条我们必将走的路。对我而言,我可以从他们那里看到那条路的模样,看看它是艰难的险路还是轻松的坦途。 ——柏拉图《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之言 推荐序 甲骨文中的“父”字,是右手持棒的形状。《说文解字》解释为“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意思是父亲即规矩,可以手持棒子对子女实施教戒。古人造字,当真是全身心投入,用极简的笔画就呈现了父亲的主要功能,数千年之后仍令人膜拜不已。 这还只是“父”字立意的表面意思。精神分析更在乎的是潜在的内容:持棒是为“举”,表示棒子是悬空的,没有落下;如果落下,那就是“击”或者“打”了。一个“父亲”不管以什么理由打孩子,都是在以向孩子泄愤的方式掩盖自己的无能——那个棒子本来是应该落在他自己身上的。 时光流逝,文明也在长大。在这个已不是造字而是造AI的时代,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父亲的功能,以及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父亲。在众多的标准中,以下三点值得被特别关注。 第一,好父亲能够看见并接纳自己内在未长大的小男孩,所以他不会通过巨大的外在成就来掩盖小男孩的弱小和无助。在他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不害怕孩子气的玩耍会动摇他不稳定的所谓男子汉气概。而缺席孩子成长过程的父亲就恰好相反:他们需要太多的金钱、地位和荣耀等,来弥补自己人格的发育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孩子就是镜子,可以照见父亲人格的形状和成熟度。 第二,好父亲挣脱了“纯爷们”的咒语,这个咒语暗示了一种绝不存在的“物种”,即只有阳性特征而没有丝毫阴性特征的人类个体。很多被诅咒的男性,用酗酒、说脏话甚至斗殴的方式来呈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