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典藏版)

萧星寒
代序 1 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在过去很多年里,历史是执权者美化自身存在合法性的方式。这样的历史不能随便撰写,它要由权力体系设立的编纂委员会完成。 说到底,这些所谓的钦点正史,其实只是世界上一部分人眼中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史实被划分成重要的、次重要的、不那么重要的、完全不重要的。自然,还有就是重要也不能写的。 搞懂了上面的这些内容,就会明白科幻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中根本不存在的原因了。你对主流社会的建构起了多少作用? 不但中国,西方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2 然而自古至今,对正史就颇有反抗。 野史是第一种反抗形式。这种形式常常被说成是不足信的,不可靠的,不靠谱的。但它确实像镜子一样映照着正史。谁能说渔樵闲话就不足信? 视角不同罢了! 历史学天平越来越向多元视角和平民视角发展,其本身反映出整个人类社会对自身解释倾向的变化。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民俗志、口述史等加入野史的反抗行列。这些来自“当地”的、“底层”的历史记述,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本身。 在这样的状态下,作为长期受到压制的科幻文学,也能浮上来换口气了。国家社科基金甚至开始赞助这样的偏远文学区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就算一种文类中也有高层和低层参与者的分野。以往,人们常常期望科幻作家或评论家作为历史的撰写者,而作为供养着这一文类最基础的消费者,科幻迷们的声音还少有正式的发布。 在作家把自己当成孕育者而沾沾自喜、评论家把自己当成道德或艺术警察而耀武扬威的时候,科幻迷的声音到底在哪里? 3 摆在面前的这本书,就是由科幻迷所撰写的。它是草根者所看到的历史,而谁能否认,草根者才真正代表着科幻文学的基本目的与意义?也许草根编史者不占有作家或评论家所掌握的雄厚资源,但他们却掌握着作家和评论者所不具备的个人感受。它才是更加个人化的、更加逼近真实的历史。 至少,对编史者来讲确实如此。 本书的作者萧星寒是位老科幻迷,喜爱这种文学长达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