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般若与美学历程

赵建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后期佛教般若范畴与美学流变研究”(13BZW014) 作者简介 图片 赵建军 1958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佛教美学、中国饮食美学史、中西文化与美学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饮食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映彻琉璃:魏晋般若与美学》《中国艺术结构论》《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存在与转换:幻象美学本体论研究》等。在《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两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各1项,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自序 中古美学与中国美学史的内在关联,一般情况下,由后者规定前者的逻辑走向,但特殊阶段也呈现出某种“异变”或“突变”,促使整体走向发生偏转。中古佛教及般若与本土美学的交遇、互渗乃至融合,就反映了这样一种历史变革,它既是美学对自身挑战的结果,也是美学跃升到更高境界的反映。 般若范畴之所以成为中古美学的聚焦,个中原因甚多,如中国人对审美浓郁的文化情结,潜在构成般若接受的基础,般若特殊智慧所展现的异质冲击力,也诱惑着人们的文化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归根结蒂,般若对佛教文化主脉、精髓的思想承载,及其作为佛教母范畴所拥有的符号、形式呈现,在后续的文化演绎和阐释中是不受拘限的,从而无论其内在质蕴和能量是爆发还是隐匿,是杳邈无形,抑或幻化如真,俱能体真罩俗,惟法理为本。当般若以此种特质传输于中国,最深切地被感染和触动的文化领域就是美学。般若自身本来具备显豁的审美性与美学特质,在与中国审美、美学相遇后,便产生多层面的相通相融,从而佛教之浸种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便意味着般若与美学姻缘的缔结与展开。也恰恰因为这种历史姻缘,中国美学在中古凝成了新的生长规律,并以中古般若与美学非同凡响的熔铸过程,有力地印证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