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厌男

[法] 波利娜·阿尔芒热
麻烦在于,我打心眼里痛恨为男人服务的任何想法。 ——西尔维娅·普拉斯《钟形罩》 序 曾几何时,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年轻女孩,在这个深陷男权的时代突然发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宣言:“我,厌男。”我,厌男:寥寥几个字,半句亚历山大体诗。她很喜欢用亚历山大体,这很法国。 曾几何时,一个看似同众多女性一样默默无闻的年轻女孩,选择勇敢地挺身而出,用影响深远的姿态与话语,促成了法国第四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到来。暴力被揭发,感同身受的诉说接踵而至,新词汇层出不穷,旧术语焕发新生,一切只为呈现眼前的现实,只为掀起那藏在鞋底的真相,无论它多么残酷。所有这些词汇都将为我们所用:未被命名的现象就会被当作不存在。 二十五岁的波利娜·阿尔芒热将“厌男”一词摆上了台面。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提及的词,它像幽灵一样让人避之唯恐不及,通常只被人们用来反驳和压制那些叫嚣得过于激烈的女性。“对‘厌男’情绪的控诉是一种噤声机制”,波利娜·阿尔芒热在《我,厌男》一书中这样写道。她并没有恼羞成怒,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厌男”(misandrie)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厌恶”(misos)和“男人”(aner)的结合。《小罗伯特词典》(Le Petit Robert)中对该词的定义是:“对性别为男的人士感觉到厌恶的事实,”并明确,“与‘厌女’相对。”词典的解释通常是值得信赖的。但在这个词上,存在一个问题。“性别为男的人士”,意指在男性为主导的体制中天然获益的男人:这个世界属于他们,身处其中的其他群体也属于他们。 厌男是一种回应,并非针对绝对的男性性别。或许,词典应该这样阐述:“对行使男性权力的人士感觉到厌恶的事实。”但这样一来,从词源上就说不通了。“权力”在古希腊语中是“cratos”,而“男权主义”(phallocratie)一词中的“phallos”意为“勃起的阴茎”。厌男者从根本上说,是在反对男权,并不是厌恶男人,…